在南潯,重要的吃場都少不了潯蹄,它被擺在桌子中央,結實的蹄膀閃著亮油油的醬色,自有氣場。蹄膀買回后去毛,洗凈,倒上醬油,放糖,在爐子上經大火后小火慢燉,只有這樣,糖分才能被恰到好處地吸收。還沒出鍋,肉香已伴著醬油和糖的甜香溢滿灶間。煮潯蹄時也會放上醬煨蛋一起燜煮,雞蛋必須得是雙數,取吉利,配潯蹄的醬蛋被喚做“元寶蛋”,這就是過年過節最不可少的一道菜?!疤嵋惶?,高一高”,吃之前還得聽大人這么討要聲吉利。
太湖蟹,生長于太湖水域,亦稱螃蟹,其背殼堅隆凹紋似虎色青黑,腹青白色,腹下有臍,雄尖雌團,內有硬毛。蟹系洄游性生物,每年秋冬,二齡蟹性腺成熟,便成群結隊順流東下,至江海交匯處的淺海中,繁殖而后終生。次年初夏,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,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戶,經多次蛻殼,逐漸長大,次年便成大蟹。太湖蟹個大體重,傳統吃法有清蒸、水煮、面拖、酒醉、腌制等,取出蟹肉后,還可制成蟹肉獅子頭、孔雀蝦蟹、蟹油水晶球、炒蟹粉、蟹粉小籠包等名菜、名點。俗話說:“蟹味上桌百味淡”。
爛糊鱔絲是浙江湖州的特色傳統名菜。在南潯,這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味佳肴,相傳在清乾隆年間,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南潯,聽說了這道菜,請來名廚做好品嘗之后,發覺味道鮮美,回味無窮,因此把爛糊鱔絲列為宮廷菜肴,這道菜因此成名。
冬季也正是鱖魚上市的季節。張志和來湖州寫下“西塞山前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”,鱖魚肉質鮮嫩,沒有細刺,清蒸醬燒都很美味。鱖魚在南潯方言中念“ji”魚,和“記憶”諧音,所以孩子上學前都要吃條魚,以希望他讀書后記性能好。
南潯古鎮 浙ICP備17042662號-1 Copyright 2001 - 2020 www.nanxun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